商务合作:13552062352 |
您现在的位置是:沙澧网 > 礼品网 >
中国人去美国广告公司做创意是什么体验?
2020-03-25 11:36礼品网 人已围观
简介,中国广告AD网,中国广告杂志,国家品牌与传播融合平台,《中国广告》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国内第一本广告专业刊...
从同济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后,我从实习开始,就进入了4A广告公司工作。当时有两个Offer,一个是做本土客户,一个是服务国际品牌,但后者的工资还低1000元。十年前,1000元不算是小差距,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因为想把英语练好。
刚进BBDO的时候,我的老板策略长Hans和我说英语,其实我只能听懂三分之一。第一次电话会议,我硬着头皮也只能听懂几个单词。也许是我老实巴交的微笑,他并没有嫌弃我的英文,只是笑嘻嘻地说:“He is shy”。
这九年,英语水平或许并没有提升,但头皮硬久了,脸皮也就厚了,碰到任何人,任何口音,在任何会议,都敢扯几句。BBDO有一个全球交换生项目“EnergyExchange”,会在全球多家办公室如上海、纽约、芝加哥、伦敦、墨西哥、巴塞罗那等,推选拔尖员工去到这些不同国家的办公室交换工作三个月。九年前说英语还“害羞”的我,万万不会想到这个机会会到我的身上,更不会想到会以“创意”的身份交换去芝加哥。
上海办公室为我们送行
我以策划师Planner入行,后来转向数字内容营销,虽然误打误撞闯过戛纳幼狮,但还真没有真正做过创意。和我一同前往交换的搭档是Airy,她是美术背景,业内称"Art base",而我就可能是“Planning base Chinglish Copy(策略背景的中式英语文案)”。我俩都没有在国外工作的经验,更何况广告创意尤其需要文化背景的浸养。
上海的活刚刚结束,气都没喘,飞往芝加哥的航班马上就要起飞了。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两“相依为命”。
五月的芝加哥依然料峭,天空透蓝得像有水晶折射。所有的高楼规整方正,轻轨在其间笨重穿梭,俯瞰这座城市,就好像凝固在了五十年前的摩登年代。这条上了年纪的轻轨把城区围在一个方形的圈里,他们叫Loop。大家上班时间都拥到Loop中,下班后就回到各自住的街区Neighbor,Loop就好像空城。
身后高楼就是Loop区
公司安排的公寓距离“密歇根大道华丽一英里”的办公室也就步行三分钟。在厨房做饭,看着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物线条,或是去爵士酒吧吃一顿生蚝,好像在美剧和电影间穿越。
EnergyBBDO芝加哥办公室大约有250人,虽不及BBDO纽约总部的规模,但持有诸多重要的全球客户包括玛氏集团、庄臣集团、拜耳等,创意实力与全球顶尖4A相庭抗礼。整个创意部门人数大约也就是60人左右,他们如何做到全球顶尖,我有这几点观察。
1.多元文化
我们的思维定势总会以为中国人到了美国尤其是在创意环境中就有语言和文化上的弱势,而事实上认识了同事后发现这个“美国人”的公司,实际上是各个国籍汇聚的熔炉。有越南裔的设计总监,中国台湾的策划师,尤其在创意部,有南非籍,罗马尼亚籍……当时的创意长Andres就是说西班牙语的哥伦比亚人。有来自21个不同国家说22种母语的员工,恰恰是EnergyBBDO引以为豪的多元文化。
和从伦敦、墨西哥办公室来的交换生
同样是非母语,可以在顶尖广告公司做创意,语言的确不该成为我们的借口。
Tags: 中国广告AD网
商务合作:13552062352 |